近日,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做客中国网《教育名人堂》栏目,畅谈全民终身学习与开放大学建设。一、所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古语有云: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唯有读书学习。那么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我国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那如何实现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今天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中国网记者:杨校长您好。杨志坚:您好。中国网记者:我们知道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新型学校,为什么说它是一所新型学校呢?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新型学校,这个“新”,我认为新在她的价值追求与其它普通大学不完全一样。都叫大学,但是开放大学办学的理念、办学宗旨、办学任务,这些内在的深层的价值取向不一样。比如,国家开放大学强调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老百姓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机会,强调国民素质,强调机会公平,强调通过学习提升民族素质。国家开放大学的“新”,还体现在教育制度上。普通高校要通过层层的考试选拔,根据成绩来决定就读于哪个大学。开放大学则实施宽进严出的教育制度,只要学习者有意愿学习,就可以注册报名,通过了考试,修够了学分,就可以取得相应的证书。也就是说,入口比较宽,没有像高考一样复杂的程序和严格的门槛,但是过程比较严格,合格才能够拿到证书。而另外,国家开放大学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与教育深度融合,来支撑这个大学的教、学、管、服等。我们现在正在探索以“六网融通”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技术的手段和教育的流程紧密结合。“六网”指的是“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课程”“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支持”“网络考试测评”以及“网络教务管理”。六网相对独立,六网互相支撑,六网相互融通,成为一个整体。“六网融通”的价值在于逐步把学生学习的散养状态,通过网络变成圈养状态。“网络学习空间”,每个学生要给他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降里,可以实现生生、生师的互动,能查询各种学习的信息。中国网记者:网络学习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那么也需要很多的课程提供给老百姓,国家开放大学在这方面有哪些突破和优势?杨志坚:在“集聚”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集聚了国内外的课程近五万门。我们建成了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在全国建了200多个分中心,包括高职院校、社会机构、我们的办学体系等,通过共建的方式,最后实现共享。第二个突破,我们紧紧围绕“互联网+”概念深入探索,在网上要能找到你想学的和我想学的。我们创造了“五分钟课程”的理念,目前已完成了三万门“五分钟课程,向老百姓免费推送。这个工作量虽然大,但反响非常好。从量上讲,在中国是第一,没有人能超越。从一万门以后做的课程,从质量和技术水平上也达到了国内的一流水平。第三是推送,我们建了一些免费网站,比如中国普法教育网、大学生村官学习网、滇西学习网等,希望能给学习者更多的选择。中国网记者:国家开放大学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习资源的推送,让每一个学生享有读大学的机会,您认为这对推进教育均衡有哪些促进作用?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是各广播电视大学、各开放大学联手合作的一所大学,目前在校学生350多万,70%的学生来自基层,55%的学生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农民大学生20万、部队士官学生12万、少数民族学生27万、残疾人大学生6000名;学生年龄从18岁到80岁。这些学生如果连机会都没有,根本谈不上公平。我认为有两种大学非常伟大,比如北大清华这类名校,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精英、栋梁,遍及各行各业。另一个伟大就是我们这一类大学,它为教育公平,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指数的提升提供一种可能和条件。中国网记者:国家开放大学的主力年龄层有什么变化?杨志坚:这个确实有所变化。10年前我们学生的主力年龄在25岁到45岁,最近几年主要在25岁以下。中国网记者: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了老年开放大学,是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有难度的事,这这件事很有挑战吗?杨志坚:我们成立了老年开放大学,直接对象就是老年人。随着老年人口的剧增,老年人的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这也是我们的挑战。作为国家开放大学,我们在考量两件事。第一,我们做一个大学,怎么培养一批服务老年人的人,我觉得很重要。第二,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直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让他们满意,这也很重要。这是我们当下正在努力的,也是很有价值的事。国家开放大学实际上也是从国家的角度考量,尽自己的力做点事。第一个,培养一批服务老年人的人。第二,直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一般的老年大学直接就面对老人,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和学习活动,而我们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服务老年人的人。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学科专业等方面去努力。中国网记者:所以老年人自我成长,然后服务于老年人,我们提到这可能都非常的兴奋,但是我们知道,其实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因为我们之前也没有成熟的路可走,这中间可能也会面临一些挑战。杨志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当时国家设立了一个探索项目“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中央电大被列为试点单位。在中央电大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多理论的准备研究不够。首先说什么是开放大学,怎么建开放大学,建成什么样的开放大学。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徐辉曾在2015年的1月写了一篇《我们希望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开放大学?》的文章,他把要建成什么样的国家开放大学,进行系统的阐述,并有他的期待和看法。我想说明,对开放大学的认知,怎么建,建成什么样,符不符合每一个人的要求,都很难,理论准备不够,也没有现成的模式,所有的都是在探索,真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也不算是没有一点基础,广播电视大学从1978年底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经验,也有教训。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过去的30几年的探索与今天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管在技术形态、社会形态等方方面面都很不一样。过去的一些经验、理论、模式并没有完全抛弃,还可以参照,但与今天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现在仍然要探讨,如果走回头路,我们就没有未来。二、办好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中国网记者:那您刚才提到的,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英国就做了这种学习型大学的尝试,我们国家可能没有这样的一个成熟的经验,在国际上来说,其实已经有一些尝试了,我们是否会有一些借鉴。杨志坚:英国开放大学的模式、办学理念等,影响了世界,世界出现了一大批开放大学,包括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这是世界的大学体系里的一个新的分支,国际上有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有六位执委,我是其中一个。各大洲也有各大洲的开放大学协会,我们也是主要成员。在这几年,我们在一起开会研究或者互访的时候,我了解到,世界上开放大学的发展,理念基本上差不多,但是模式不完全一样。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四种模式,中国现在探索的是第五种模式。中国的开放大学在中国的土壤上长起来的,跟世界不一样,它比世界任何一个开放大学都多了一层使命,即既要承担学历教育,又要承担非学历继续教育。所以我们现在承担的责任和所付出的,要比一般国外的开放大学多,而且没有经费,只能靠微薄的学费在支撑这么庞大的一个体系。你要改善办学条件,你要提升教育质量,你要提升整个办学水平,没有投入是做不到的,所以现在还是在最原始的,粗放型,靠规模增长来征学费维持生存的一个阶段。中国网记者:就像您提到的,我们国家的经费,如果惠及于民的话,其实我们国家的素质不断的提高,那也反哺于我们的整个国家和社会,就对于提高我们整个综合的素质,其实是有一个良性循环的作用。杨志坚:是的。国家综合实力的排名,有个重要指标就是国民素质。国民素质包括什么,接受教育的年限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这个教育指标,从各个角度来看,国家开放大学有所贡献。我认为,国民素质的提升,是国家开放大学很重要的一个使命。要培养精英,培养硕士、博士、博导,各种商业领袖,科技领军人物,政治精英,那可能不是我们的责任。但是你看,很多两会代表都是国开学生,虽然不能完全说是我们培养出来的,但是他在我们这里学习,也为我们争光。这也是我们价值的一种证明。中国网记者:然后引领和感召更多的人来我们国开学习,然后不断的提升自己,那就是我们回到教育公平上来,我们国家开放大学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产业工人方面做出了哪些突出的成绩。杨志坚:这个问题很好。国家开放大学的价值取向,就是向老百姓、农民、新兴产业工人等提供学习的机会。从2004年开始,我们就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十几年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了很多村官,专门从事基层管理。我们根据农村的特点,设置种植、养殖、管理、服务等课程。在新的背景下,我们以湖南为试点,从课程改造等方面,适应湖南当地的情况进行改造升级。很多学生在山区,学习条件不好,我们就给每个大学生提供一个终端机,如果他能上网,就直接上网学了,如果他不能上网,我们的学习中心给他拷一批课程,学完以后再来更新。我们2015年给湖南发放了8000台终端机,很受欢迎。最近我们的一些分部也按照这个模式在探索,探索适合本省的方式为“三农”服务。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与全国总工会联手启动了一个项目,叫“圆梦计划”,针对到城市的新兴产业工人,怎么适应城市生活,怎么提升各种能力。这个项目要求到2020年培养160万人。国家开放大学正在全力推进这件事,从平台,从课程,我们全国的办学体系都在推进。另外,我们大学怎么从教育扶贫的角度入手,按照中央的要求去做,既体现情怀,也体现责任。我们做了一个计划,即“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我们准备从江西开始,沿着长征路,带着我们整个办学体系,与社会各种机构联手,从教育的角度切入,希望能帮到这些贫困县的人,在各方面有所改善。“十三五”将不忘初心努力前行中国网记者:杨校长,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开放大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愿景?杨志坚:最近我们的“十三五规划”刚刚出台做了一个规划,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要不忘初心,坚持钉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紧紧抓住四梁八柱的东西往前推进。我们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实现能力、实力、水平、质量等目标,推进事业建设。“十三五规划”设计了七大领域,也就是七大工程,25个计划。希望通过推进“十三五规划”,让国家开放大学2010年提出的目标在2020年的时候基本实现。我希望到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能够上轨自如地运行,一个新型的大学形态会出现,一个国家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抓手、有力支撑会出现。中国网记者:我们一直在路上。杨志坚:对,但是我觉得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只要我们努力,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我觉得能成功。结束语:国家开放大学可谓名副其实,具有开放和包容等很多的特点。国家开放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他们服务于庞大的,且具有挑战性的群体,无论服务于老年人,还是培养职业农民,还是培养新型的产业工人都在努力探索。在“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过程中,也取得了多项硕果。我们期望国家能够继续加大对国家开放大学的支持,将国民素质不断的提升,而他们也会反哺于社会,不断的为学习型社会注入新的力量。
本文由湖北专升本整理发布